正文

【悦·课程】一滴“墨”的畅想世界

        一笔浓墨
        一纸挥毫
        童心与水墨的碰撞
        会擦出什么神奇的火花呢?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墨浪
        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快和风铃草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墨”的世界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课程缘起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一次区域游戏中,突然有小朋友问到:“老师,这是什么区呀?我们以前都没有玩过”“这是水墨坊哦!”水墨是什么呀?我们可以在里面干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风铃草班小朋友开启了探“墨”之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而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对认识事物比较具体,往往认知依赖于行动,对于什么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于是对于墨汁的感知体验便在感官探究中开展。

墨的初印象

        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这段时间,风铃草班的宝贝们正在进行有趣的水墨探究,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神秘的探墨之旅吧!
        寻墨·生活中的墨迹
        孩子们对墨水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启了寻“墨”之旅,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还能看到墨的痕迹呢?快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墨”呢?
        我妈妈会写毛笔字,就会用墨来写
        我在家里面发现了一些毛笔字。
        水墨坊里的很多东西都要用墨来写吧!
        我去了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用墨画的画呢!
        我家门上的对联是不是也是用墨写的呢?
        寻墨·墨从哪里来
        经过了前期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小朋友们知道了墨的由来和制作方法,那关于“墨的制作”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看看吧!
        墨是用模具压的。
        是用胶和烟灰制作的。
        我知道要把墨晾干才能用。
        要把材料都变成粉末放到缸里搅一搅。
        通过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学习,知道墨是采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
        寻墨·墨的好朋友
        我们发现“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墨”可以用来画画、用来写字……在关于“墨可以用来干什么”时,孩子们的兴趣可高了,快来看看他们都讨论了什么吧!
        我妈妈写毛笔字的时候就要用到墨。
        毛笔是什么呀!
        为什么不能用铅笔写字呢?
        我知道,我知道,铅笔是硬硬的,它不能蘸墨水。
        铅笔会把纸戳坏的,要用毛笔才行。
        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问题的答案吧!
        墨的好朋友—毛笔
        毛笔有三种:白云是用来渲染、上色的;狼毫是用来勾线、上色;鼠须是用来描边、书法的。
        有的毛笔头上的毛很多,有的毛笔头上的毛很少。
        有的毛笔长,有的毛笔短。
        有的毛笔粗一点,有的毛笔细一点。
        怎么用墨来写字呢?风铃草班小朋友是这样做的
        老师有话说
        寻墨的过程中孩子自主收集资料,并且开展了关于“墨”的相关知识、生活发现的分享,对墨的来源、墨的传统制作方法、墨的种类和用途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聚焦对生活中水墨艺术的探索,感受水墨艺术的趣与美。

墨的初探究

        水墨是中国人传承守护的文化瑰宝,在大人的眼中,水墨似乎是“高高在上”的,但在孩子的眼中,它似乎变成了好玩的游戏,墨与水、毛笔似乎就是他们的玩具,一滴墨,也能让孩子们有无限遐想!
        玩墨:浓墨与淡墨
         当童真与水墨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的“墨”变色了吗?为什么有的很黑?有的是淡的呢?快带着这些疑问跟着风铃草班的小朋友们一起用实验来验证吧!
        老师这个墨水的颜色好黑呀,都把我的桌子给弄黑了。
        我帮爷爷洗毛笔到时候发现墨水的颜色会越来越浅。
        墨水还可以变色吗?
        老师是不是时间过得越久颜色越淡呀!
        为什么墨水会有变化?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墨是怎么从浓变淡的呢?快来一起做一做浓墨淡墨小实验吧!
        通过探究,孩子们发现墨汁很黑,加水后就会慢慢变淡,水越多,颜色越淡……
        玩墨:墨水小实验
        墨汁滴到水里颜色会越来越淡,那它滴到牛奶里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是加入到其他东西里面呢?赶紧一起来试试看吧!
        墨加到牛奶里,会像花一样散开!
        墨加到酱油里,颜色会变得更黑!
        墨加到油里,会变成一小滴,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
        墨加到洗衣液水里,蓝色的洗衣液会变成黑黑的!
        风铃草班的小朋友们大胆畅想、大胆体验,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原来墨加入到不同的东西里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风铃草班的孩子们是第一次用墨,也在写写画画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激发孩子们前书写的欲望。
        我们追随孩子的喜欢,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支持孩子探究思考,尊重孩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探究方式,让孩子获得一次发现的心满意足。

墨的初体验

        前期孩子们对墨汁和笔进行了探索,为了能深入了解,孩子们又进一步接触、认识水墨画。
        赏墨·名人画作探究
        水墨画是什么样的呀?
        谁会画水墨画呢?
        他们画了什么呀?
        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了水墨画的作者大多都是近现代的画家,有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吴作人、李苦禅、黄胄、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分别是《奔马图》、《荷花图》、《斗牛》、《鱼趣图》、《群驴图》、《群鹰图》、《虾》。
        通过名画欣赏,孩子们对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最感兴趣。
        这位爷爷是画虾大师。
        老师,这就是齐白石的画吗?
        我也好想画一画呀!
        老师有话说
        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走进水墨画的世界,一边欣赏着齐白石大师、徐悲鸿大师等的作品,一边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对水墨画的认知。
        绘墨:水墨创意画
        在欣赏了很多画家的水墨作品后,小朋友们欲欲跃试,当墨和水与风铃草班小朋友相遇,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大家快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水墨创意画吧!
        我画的是一座大火山...
        我这个像鲨鱼的大嘴巴。
        我的是瀑布!
        我要用力吹,吹出许多的大螃蟹!
        看!我吹出了一个小水滴的形状!
        我吹的是会跳舞的小朋友!
        我要吹出一棵大树。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艺术领域的教育价值是引导幼儿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水墨画有了新的认识,在感受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富于个性的表现与创造,提高了幼儿对水墨艺术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自如、多元的表达与输出。
        风铃草班以玩为主线,以墨为主题,用探索与拓展延伸课程,通过孩子们的作品看到了水墨传统与儿童味道的碰撞,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对水墨文化进行多领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了无限可能!
        水墨传情
        文化润心
        用水墨为孩子们播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某一天
        在孩子的身上
        它一定会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