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上周的早操排队环节,航航宝贝突然发现,班上的小杰小朋友长高了许多,又要换位置了。于是,一场关于身高的探索之旅拉开了序幕……
我们有多高
航航:“小杰,你怎么又长高了,我俩又要换位置了,不然我都被你挡住了!”
小杰:“我妈妈也在说我长高了。”
航航:“为什么我就没有长高呀?”
小杰:“我要怎样才能知道我有多高呢?”
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开始谈论着有关身高的话题, 同时“测量”的念头也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小朋友们带着疑问,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在聊天的过程中,有孩子提出了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身高呢”?这也为后期测量的学习做了铺垫。于是,由航航宝贝的发现引发的关于身高的探究活动悄悄开始了......
我们的测量
究竟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身高呢?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1.标准测量工具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我有多高呢?”
“班上有那个米尺,老师量东西都用它,那身高也可以用它来测量吧。”
“我经常看我爸爸用卷尺测量,我们也可以吧!”
“我书包里直尺,可以用直尺来量。”
孩子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尺,通过投票选出用米尺和卷尺来测量身高。
用米尺来测量身高
诶呀,我们的身高超过了米尺,怎么办呢?
那就躺下来做个标记,然后接着量。
也可以两把米尺连在一起量。
用卷尺来测量身高
朵朵:“这个卷尺拉出来会卷进去,我手不够长。”
萱萱:“我来帮你拉着下面。”
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去测量好朋友的身高。
五一:“这个到底是多少厘米呀?我看不清。”
悦悦:“在家里我妈妈会拿个东西顶着我的头,我来找个东西帮你。”
琪琪:“头歪着量不准怎么办?”
小谈:“可以靠在墙上量。”
孩子们用已有经验尝试着测量。
孩子们通过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尺来进行身高的测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尝试探索测量的方法,知道要从0点开始测量,也找到了0点和起点对齐的方法,同时,运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帮助好朋友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身高测量。孩子们把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运用到周围的环境进行关联,在测量和记录中,孩子们慢慢对测量有了一定的了解。
2.非标准测量工具
那如果没有尺,还能用什么测量身高呢?活动室像座大宝库,孩子们一起去寻找身边的“尺子”,瞧,各种材料摇身变成“尺子”啦。
孩子们一下子找到那么多测量工具,大家纷纷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进行着测量。
霏霏说:“我有18块纸盒积木那么高。”
朵朵说:“奶粉罐垒高了也可以,我有8个奶粉罐垒起来那么高。”
昊然说:“跳绳拉直了也能测量。”
汐汐说:“也可以把纸杯叠高楼,我有一筐纸杯高哦。”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测量比较,发现了更多的秘密:我发现我的身高和18块纸盒积木一样高,和8个奶粉罐垒高也一样高。
“我的身高和一筐纸杯垒起来一样高,和6个奶粉罐一样高。”
“我的身高和18块纸盒积木垒起来一样高,和7根拼接棒也一样高。”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幼儿从身边找来了各种物品进行测量,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说到了测量的工具,还想到了一些方法。大班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思考、充分探究,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测量和记录中,孩子们慢慢对非标准测量有了一定的理解,明白自己的身高可以和很多东西进行对比测量,测量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对等量代换有了粗浅的认识。
我们的统计
知道了自己的身高,怎样才能知道谁比我高,谁比我矮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比我高,谁比我矮呢?”
“在墙面上用线标注自己的身高位置,并写上自己的学号做好标记。”
“哇哦,这样我们还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谁最高,谁最矮呢!”
孩子们根据学号标记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用自己做的方式记录。
小石:“我的身高是117厘米,男孩子中有5个比我高,女生有8个比我高。”
妍妍:“我是110厘米,女孩子中有3个比我高,男生有3个比我高。”
统计结果:
悦悦是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然然是我们班最矮的小朋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自测量具体的身高,孩子们进行了统计和记录,发现了自己在全班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中的身高名次,了解了自己身高的发展水平。
我们要长高
1.为什么要长高
“长高就变成大人了,可以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长高就可以工作了,工作就能够自己赚钱。”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快快长高,那么长高和什么有关呢?何老师分享了绘本《你很快就会长高》和《为什么我会长个子》,绘本以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对话,告诉孩子们长高和我们的饮食、睡眠、运动的方式、情绪情感以及遗传因素都有关系。
2.怎样可以长高
运动
跑步:增加骨强度和骨密度
跳绳:强壮腿部的肌肉
攀爬:锻炼平衡感
皮球:锻炼手部力量
饮食
“水果蔬菜里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长高。健康的饮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这样也可以让我们长高!”
情绪
“和小朋友们开心快乐的游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可以长高哟!”
睡眠
“晚上不贪玩早点睡觉,中午认真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让我们长高变壮!”
3.制定长高计划
“原来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加强运动就可以长高。”
“那我们约好一起好好吃饭、运动、睡觉,保持良好的情绪。”
“我们还可以把长高的办法画下来。”
那让我们一起来制定“长高计划”吧!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是孩子兴趣的发现者、支持者。我们基于孩子们的兴趣,为孩子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支架。我们看到了孩子记录和表征的能力,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活动都离不开“孩子”这一主体。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班本课程的开展,大班的孩子们对身高这件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成长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期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的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身高这件事》是以幼儿生活背景为教育契机,通过生活课程的形式将健康、语言、科学等多领域的教育综合起来,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程回归生活,让学习成为幼儿喜欢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