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是老师和家长朋友们的共同期盼。为建设平安和谐幼儿园,让我们一起拒绝校园欺凌,对暴力说“不”。
Part01 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肢体欺凌:主要利用身体动作直接攻击他人,包括殴打、推挤、吐口水等。
言语欺凌:主要通过口头言语直接攻击被欺凌者,如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等。
社交欺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被欺凌者被排挤在团体之外。这一类型的欺凌多伴随着言语欺凌(如散布谣言、说坏话等)的实施。
校园“小霸王”如何出现的?
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道德教育的忽视。
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影响,引起小朋友模仿。
Part02 校园欺凌的危害
被欺凌者
被欺凌者遭受严重的精神创伤和生理、行为等不良反应。出现紧张、焦虑、难过、害怕等不良情绪反应,出现头痛、肚子痛、尿床、抽搐、失眠、做噩梦、口吃等不良生理反应,出现少言寡语、逃学、自伤、自残等不良行为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欺凌者
助长欺凌者的攻击性倾向,导致欺凌者形成攻击性、破坏性等不良人格和暴力倾向, 阻碍其与同学的正常交往。产生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大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围观者
受到欺凌行为的刺激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即便围观的学生没有直接参与,也会因听到事件的过程或看到欺凌的视频、图片而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会推动效仿欺凌行为。
Part 03 预防欺凌 重在教育
01完善制度
幼儿园制定了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02开展教育
幼儿园集中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03主题教育活动
各班根据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通过情景剧、绘本故事、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幼儿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行为,并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对幼儿进行预防教育,让幼儿掌握交往技能的同时,提高安全自护意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认识到了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危害性,增强了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要远离校园暴力和欺凌。
04建档排查,及时处理
幼儿园高度重视,班级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举动,并通过与其交流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认真排查,杜绝隐患的发生。
Part04 被欺凌后怎么办?
幼儿篇
被欺凌后我可以……
不要责备自己。被欺凌不是你的错,欺凌发生的原因与你无关,不要把问题归结于自己。
勇敢说“不”。坚定表达自己的意见,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你不可以这样对我”“请立刻停止你的行为”“如果你继续,我会立刻报告老师”。
忽视欺凌者。忽视欺凌者的言语或行为挑衅,你的不理睬就是最好的反击。
尽快离开欺凌现场。尽可能与朋友一起避开欺凌者,或者走到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看得到的安全区域。
积极寻求帮助。告诉值得信任的老师和家长,请求他们的保护,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
家长篇
多关注孩子心情,多与孩子交流。当孩子被欺凌后,父母不应该去指责孩子或者责问孩子为什么不打回去,应当鼓励孩子,给孩子做心理疏导,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被保护着的。
教会幼儿呼叫、呼救。教育孩子有问题时第一时间大声呼叫成人或者告诉老师,因为及时处理是遏制校园欺凌的最佳途径。
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广大家长朋友们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
以预防为主。让孩子多锻炼身体,恰当的运动既有益于增强身体调节性和柔韧性,又能推动大脑发育。多与孩子进行运动方面的互动,既可以拉近亲子关系,又可以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情愉快。
教孩子如何拒绝别人。告诉孩子在被欺凌时,要马上说不!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损害。
做孩子的支持者和榜样。家长需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认真倾听事情的经过,然后给出解决的建议。当孩子还不太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身前,作为榜样向孩子展示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净土。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无欺凌的成长环境。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