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幼儿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春风细雨,清明将至。春祭之时,思亲情浓。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且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们配合,做好幼儿的监护、教育工作
根据国家关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放假时间: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放假3天。
返园时间:4月7日(星期一)。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习俗之一祭祀扫墓。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内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习俗之一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习俗之一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愿望,然后放飞,寓意着将不好的运气放走,带来好运和福气。
习俗之一植树。清明前后,气候适宜,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人们通过植树来美化环境,传承绿色希望。
习俗之一清明节吃食。青团是江南地区清明节的传统美食,用艾草汁或其他绿色蔬菜汁与糯米粉混合,包上豆沙馅等,蒸熟而成,口感软糯,带有清新的草香,在清明时节,吃青团也是表达对逝去亲人亲情的一种方式。
清明节假期温馨提示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谨守规则。
1. 遵守交规:外出时牵好孩子的手,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 乘车安全:儿童乘车需使用安全座椅,严禁将头、手伸出窗外。
3. 驾车安全:家长开车务必系好安全带;切勿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4. 警惕盲区:远离货车、公交等大型车辆,避免进入司机视野盲区。
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谨防病从口入。
1. 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变质或未煮熟的食物。
2. 选购谨慎:不买路边无证摊贩的“三无”食品,避免食用高风险食材(如野生菌、野菜)。
3. 过敏防控:清明特色食物(如青团)需注意成分,过敏体质儿童需提前排查。
防溺水安全:远离水域,切勿大意。
关键提醒:春季水温仍低,溺水风险高!
1. 全程监护:孩子靠近水域(如河边、水塘)时,家长需时刻陪同。
2. 教育警示:告知孩子“六不准”——不私自下水、不结伴野泳、不盲目施救等。
春季传染病预防:守护健康,科学防护
1. 勤通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督促孩子用“七步洗手法”清洁。
2. 避免聚集: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可佩戴儿童口罩。
3. 症状观察:如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
防拐骗安全:提高警惕,强化意识
1. 不轻信陌生人:教会孩子拒绝陌生人的礼物、食物或求助请求。
2. 牢记信息:让孩子熟记家长姓名、电话及家庭住址。
3. 外出盯紧:在景区、车站等人流密集处,确保孩子始终在视线范围内。
居家安全:消除隐患,安心过节
1. 危险物品管理:将刀具、药品、消毒剂等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位置。
2. 防坠落:检查窗户防护措施,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柜子。
3. 用电用火:关闭燃气阀门,避免儿童单独使用电器或接触明火。
森林防火安全:文明祭扫,绿色清明
1. 无火祭祀:倡导献花、植树等环保方式,严禁燃放鞭炮、焚烧纸钱。
2. 火源管控:进入林区不携带打火机、火柴,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
3. 教育警示:告知孩子玩火的危险性,远离枯草堆、易燃物。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为孩子撑起平安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