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光悦·成长园】与习惯共话成长·喝水那件事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发展目标中指出:“3-4岁幼儿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喝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每天要喝多少水呢?怎么喝水呢?为什么要喝水呢?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
       课程起源
       小乌鸦,小乌鸦,要喝水,想办法,找石子,轻放下,三四五,六七八,咕噜噜,喝到啦!
       孩子们对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老师,乌鸦喝到水了,真厉害,我也会喝水。我也喜欢喝水,我每天都要喝水。我一下子就能把水喝完。我喜欢喝草莓味的水。
       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们已经逐渐学会了喝水的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够将水喝完,可是在孩子们喝水过程中,偶尔也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老师,他的水打倒了。老师,他插队。老师,我不想喝这个水。老师,我的杯子找不到啦。
       喝水这件小事,在幼儿园里也能发生许多小插曲,而这些都是教育的契机。
       教师的思考:在故事的讲述中,孩子们对喝水产生了兴趣并展开了讨论,结合《3-6 岁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建议清单》中“3-4岁幼儿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这一典型行为,教师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喝水时遇到的困难,增强幼儿科学饮水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
       喝水知多少
       01我的选择
       你们喜欢喝什么水呢?
       我喜欢喝牛奶,因为牛奶可以让我变得健康。我喜欢喝酸酸甜甜的果汁。我喝过橘子汁,我觉得很好喝。妈妈说要多喝白开水。
       孩子们围绕“我喜欢喝什么水”进行了大胆分享,班级顺势开展了一场“我的选择”大调查!孩子们纷纷用黏土作为标记,通过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投票结果出来啦!原来有8个孩子喜欢喝白开水,有15个孩子喜欢喝饮料!
       02喝水VS喝饮料
       基于上述投票的结果,老师们巧妙利用晨谈活动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围绕“喝饮料对身体好还是喝白开水好”进行了讨论,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要喝饮料,饮料甜甜的,很好喝。多喝白开水,身体才健康。饮料好喝,我很喜欢。妈妈说喝了饮料牙齿会变黑,不能喝饮料。
       《3-6岁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清单》中指出:“成人应该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幼儿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等”,通过‘我的选择“大调查,发现班级大部分幼儿都比较喜欢喝饮料,基于此现状,教师组织幼儿大胆表述喜欢喝白开水或饮料的原因,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幼儿了解多喝饮料对身体的危害,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助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03喝水小记录
       怎样才能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喝水情况呢?于是我们通过记录单的形式,请家长记录孩子平时在家的喝水情况。通过孩子们的喝水小记录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家里都会喝牛奶和白开水,饮水时间和饮水量不一。
       教师的思考:《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中指出:“各养育主体要以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教师们坚持协同共育的原则,与家长密切联系,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让家长们参与到幼儿科学喝水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来,不仅让老师了解到了孩子们在家里的饮水情况,同时也让家长认识到这一阶段孩子们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喝水很重要
       01喝水的好处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虽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饮水,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喝水,认知较为浅显,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了绘本《咕咚咕咚喝水啦》,帮助孩子了解喝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喝水了吗?
       原来多喝水会把身体里的垃圾变成尿尿带走。生病了需要多喝水。多喝水会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阅读了绘本故事后,孩子们对喝水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清理“垃圾”。
       02植物也要喝水
       知道了喝水的重要性,那不喝水会怎么样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开展了“植物喝水”的观察实验:把两株绿萝分别放在有水和没水的透明水杯里,有水的绿萝和没水的绿萝会有什么变化呢?孩子们畅所欲言。
       我觉得有水的绿萝会长高。我猜没有水的绿萝会被渴死。可能没有水的绿萝会干掉。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孩子们每天都会去观察绿萝的变化,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发现有水的绿萝叶子还是绿色的,没水的绿萝叶子变黄了。
       教师的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绿萝喝水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助力孩子们在直接观察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帮助孩子直观的理解了喝水的重要性。
       喝水有讲究
       01什么时候喝水
       户外活动回来,琪琪说:老师,我有点口渴,我想喝水。晴晴说:“刚刚出去才喝了水,我不喝”,喝水那么重要,到底什么时候喝水呢?
       咳嗽的时候要喝水。生病的时候要喝水。口渴的时候要喝水。起床的时候要喝水。
       讨论结束后,我们知道了喝水随时都可以喝,没有固定的时间,在起床后、运动后、生病时都可以喝,孩子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自主饮水。
       02每次喝多少水
       老师,我的水喝不完。老师,你能少给我倒点水吗,我不想喝。老师,每次到底应该喝多少水呢?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提到:小班孩子每次的饮水量通常建议在100-150毫升之间。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孩子在园每次集体喝水时,我们通常鼓励孩子一次喝半杯水,那半杯水到底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原来这就是半杯水呀,我也想来试一试。
       教师的思考:在交流讨论、表达表征中,幼儿逐步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学习适量饮水,为良好生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03喝水小礼仪
       在孩子们喝水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打倒水,杯子掉了,玩杯子等小插曲,那喝水时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要把杯子拿稳。要两只手抱着杯子。要慢慢走路。
       老师让孩子自主想办法,并进行示范,这些办法真的能成功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宝贝们是怎么做的吧?
       第一步:抹泡泡洗手。第二步:取好杯子回座位。第三步:抱稳杯子认真喝水。第四步:将杯子送回杯架。
       教师的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赋权幼儿,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问题,收获更多关于喝水的经验,幼儿对喝水这件事儿更加主动和积极了!
       喝水真有趣
       01咕噜喝水啦
       “咕噜咕噜喝水啦!”打卡活动开始啦!孩子们喝完水后都会积极地来到“喝水站”进行“喝水打卡”,记录自己每天喝了多少杯水,并且和身边的同伴开心地分享着喝水的趣事。
       02杯子对对碰
       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喝水变得充满乐趣,宝贝们的兴趣也被点燃,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干杯吧!
       03我喂植物喝水
       绿植渴了,你也渴了吗?一起为它们浇水吧。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经常观察植物,主动为植物浇水。
       教师的思考: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与孩子一起开展“咕噜咕噜喝水啦”打卡游戏,激发孩子主动饮水的欲望,让孩子们在饮水打卡游戏中,感受到喝水的乐趣。

       本课程源于幼儿的生活,面对孩子们喝水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并在实际的喝水过程中进行验证,在一次次的成功喝水过程中,促进孩子们形成“主动喝水”的内驱力,孩子们得到了自我肯定,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