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天府第三幼儿园地震疏散应急演练
2008 年 5 月 12 日,一场突如其来的 8.0 级特大地震,让汶川大地瞬间地动山摇。时光流转,灾难的教训始终警醒着我们,防灾减灾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为铭记 “5?12” 汶川特大地震的沉痛历史,全面落实 “全国防灾减灾日” 工作要求,成都市温江区天府第三幼儿园深度融合《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成都市 3 - 6 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精神,持续深化幼儿园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在第十七个 “全国防灾减灾日” 来临之际,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旨在全方位提升全园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以“地震科普伴童行,演练护航保平安”为主题,聚焦“快速反应、科学疏散、协同联动”目标,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实效性,着力提升师幼应急素养与安全防护技能,夯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常态化基础。
精心筹备部署 夯实安全根基
前期筹备 职责清晰。为确保本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活动前幼儿园根据今年安全工作重点制定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标、流程、路线及岗位职责,确保分工清晰、协作有序。 后勤部门负责人赵老师召开了教职工安全工作会议,系统解读地震疏散应急预案,从演练目的、路线规划到岗位分工进行精心策划和严密部署。
多维教育 强化认知。地震来了怎么办?我们怎么撤离呢?“我知道,地震来了我们要躲在桌子下。”“还可以躲在墙角或者厕所里。”“我们还要快速地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各年级组紧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小、中、大各班级老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精心筹备,通过情境模拟、观看视频等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利用逼真的地震模拟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的危害性;借助动画视频,详细展示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技巧,如 “伏地、遮挡、手抓牢” 的动作要领;同时,反复强调逃生路线的重要性,并带领孩子们多次熟悉应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多元化多形式的开展地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方法。同时教师提前对孩子做好心理疏导,以“暖心安全小贴士”形式缓解幼儿对灾害的恐惧心理,为演练的顺利开展筑牢认知与心理双重基础。
实战模拟演练 淬炼应急能力
警报启动 紧急避险。随着第一声警报响起,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迅速拉开帷幕,全园教师立即停止活动,以规范的动作引导幼儿双手护头、降低重心,就近躲到承重墙角、桌下或卫生间支撑结构稳固的区域,降低重心避险。
二次警报 有序撤离。当第二次警报响起,疏散引导组成员按预定方案抵达各楼层通道、楼梯口等关键点位,分工明确,保障幼儿疏散安全,防踩踏、防摔伤。班级老师们立即组织幼儿就近取物,护住头部,保持弯腰低身、双手抱头的防护姿势,并按照制定的安全疏散路线向操场有序撤离。
安全集结 清点到位。到达安全区域后,各班教师立即清点人数,向杨老师汇报班级实到人数,确保全体幼儿均已安全撤离到指定位置,无人员滞留。
情景模拟 暖心救援。演练中,满天星班小喆在疏散时不慎摔倒,各小组迅速响应。医疗救护组成员第一时间上前检查伤势,进行初步消毒处理,班主任立即安抚小喆及班级其他幼儿情绪。同时安全保卫组立即疏导人流,设置隔离带,防止二次风险。将突发状况转化为实用的安全教育实例。同时,后勤保障组立即检查幼儿园各项设施设备、物资等,并向后勤赵老师上报,无人员受伤、逗留,设备、设施完整,无损坏。
总结复盘优化 筑牢安全防线
整个地震应急演练过程中,教师及幼儿快速反应,迅速撤离,用时2分42秒全部完成撤离,达到了预期效果。演练结束后,叶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肯定了全园师幼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逃生能力,以及小朋友在演练中表现出的勇敢品质。她强调:“此次防震应急演练活动,是对全园师幼应急逃生技能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幼儿的自护自救能力,增强了师幼的安全意识,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演练都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牢记于心,安全防患于行。”
通过本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师幼在模拟地震的实战场景中,进一步熟悉了应急避险和疏散流程,应急反应能力与自救互救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防震减灾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天府三幼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筑牢防震减灾的坚固防线,为全体师幼的生命安全和幼儿园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让安全之花在校园永远绽放。